1.产地选择
交通方便、排灌良好、土层深厚而肥沃、光照条件较好、pH5~8.0、含盐量0.15%以下的平地或缓坡地建园。
2.品种选择
选用丰产性、稳产性好,抗病性强,品质优良,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的梨品种,以翠冠、翠玉、慈溪新世花、黄花等品种为主。
3.生产过程管理
施肥:梨树的施肥应根据品种、地力、长势、长相、气候、肥料种类等具体情况分析而定。掌握“施足基肥,适施花肥,重施膨大肥,补施采后肥,增施根外肥”的原则。
基肥:施肥时间在9~10月第二次根生长高峰期。以有机肥为主,每m2施腐熟有机肥公斤~公斤或商品有机肥公斤~公斤或饼肥公斤左右,开沟或挖穴深施。
花前肥:施肥时间在萌芽前10~15天,每m2施复合肥15公斤~20公斤。
膨果肥:施肥时间在定果后,每m2施高钾复合肥40~50公斤,开沟或挖穴深施。
采后肥:施肥时间采果结束后及时补施。每m2施高氮中钾复合肥30公斤左右。
根外追肥:一般在生长期结合防病治虫时进行。可用0.2~0.3%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等进行叶面喷雾。常年喷洒5~8次。
水分管理:在春雨、梅涝季节,必须及时做好清沟排水。在梨果膨大期,应及时灌水。灌水方法应傍晚灌水,早晨放干。
疏花疏果:疏花芽应掌握“去长留短、去密留稀、去弱留强、疏截结合”的原则。以每m2栽80株的黄花梨园为例,按每m2产量2公斤计,一般每隔10~15厘米留1个结果单位,每株梨树保留~个果台。疏花可分为疏花序和疏花二种,疏花序就是把整个果台疏除,疏花则是把每一个果台上的多余花疏除。
套袋:套袋能显著改善果实的外观,防治病虫害和减少农药对果实的污染。套袋时间在定果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进行。
整形修剪:整形修剪就是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,有效利用空间、光能,调节树体营养分配,使梨树早结果、多结果、结好果,并延长其寿命。
病虫防治:遵循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原则,以农业防治为基础,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,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。
果实采收:采收时期应根据不同品种果实固有色泽来确定,果梗易和果台脱离时,为采收适期。
4.生产记录
外在感官特征:慈溪蜜梨果实外观端正,单个重
克以上,成熟时应具有的自然色泽。
内在品质指标:果实含有多种营养物质,除含有80%以上的水分外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%以上。
安全要求:符合国家无公害梨产品的规定。
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