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生最甜蜜的时刻,
是我遇见你。
……
-杭州·蜂蜜的情书-
甜蜜到凝固
程晨
从西安出发,再到灵台,
四个小时,再转一趟车,
才能到达邵寨镇,
这是春日里必须赶的一场花期。
花对我来说是一种甜蜜的记号,
3、4月份,湖北的油菜蜜,
带着浅浅的琥珀色,
晕出柔柔的油菜花香。
5月中旬,
甘肃的洋槐蜜,
即使装在玻璃瓶里,
也带着一种雾蒙蒙的娇羞。
6月份,
山西的枣花蜜、荆条蜜,
直接用凉水冲开咕咚咕咚来一大碗,
淋在面包上就是顿绵甜的早餐。
把蜜蜂带到鲜花盛开的地方,看着它们采蜜酿造,一点一点等着蜂蜜成熟,是我这半年来最甜蜜的事。
我叫程晨,一个耿直的北方汉子。
刚毕业那会找的几个工作,要么是飞这飞那考察,要么讲报告讲到口干舌燥。结束一天的工作想躲回自己的窝呆一会吧,总有一样东西你是逃不了的,那就是酒局。
我爹就没少操心我,熬夜、喝酒,都是伤身的事情,恰好犯了他这个老中医的大忌。
老爹说蜂蜜解酒,让我每次应酬完回家都给自己冲上这么一杯。直到有一天,喝完了老爹寄来的蜂蜜,我就去超市随便买了一罐,隐隐觉得味道不对。我哪知道老爹那些蜂蜜,都是托认识的蜂农捎来的,我更不知道想在市场上买到一罐真正的蜂蜜又有多难。
那天我喝着甜甜的水,突然间就萌生了一个做蜂蜜的想法,虽然酒局过后脑袋昏昏沉沉,但决定倒做的干干脆脆。
第二天我就交了辞职报告,不干了,找蜂蜜去。
结果,就像我爸笑我的那样,“读书读得脑袋转不过弯”。
我做的第一批蜂蜜是蜂农带回家自销的,想着都是卖给街坊邻居的,蜂农不会坏口碑,品质肯定不会差。可我那时候就是个门外汉,空有一腔热情,哪知道好蜂蜜应该怎样酿造。
蜂农自销的蜂蜜虽然不掺假,但酿造时间只有4-5天,黏度低,口感不够醇正,也不容易保存。
初入“蜜市”收的第一批蜜,就因为发酵问题被全部倒掉了,而我也重新踏上了寻蜜之路。
从几十块的到几百块的,
只要买得到的蜂蜜我都尝过,
关于养蜂、蜂蜜的书我也不分昼夜的看。
多亏那段泡在蜜里的时间,
终于练就了我的好舌头,真蜜假蜜,
稍稍抿一口我就知道。
年春,我索性收拾收拾行李,
背着帐篷进驻蜂场,
和养蜂师傅一起满中国的转场,
一起赶花打蜜,
自己把关酿蜜的全过程。
这场全国跑的赶场,从湖北枝江问安镇阳山村开始,顺着花期再到甘肃、内蒙、山西最后又回到湖北。
刚去的第一天我就从蜜蜂那里收了份“大礼”,头顶、脸颊被蜜蜂叮了好几个包不说,又疼又痒还不能用手挠,我只好一边不停地用手拍自己的脸止痒,再一边安慰自己说,被蛰多了才能成为真正的养蜂人。
这个“跟着蜜蜂去旅行”听着文艺浪漫,到了现实中不仅要面对饮食上的不适,还要面对艰苦的野外生活。
蜂场远离城镇,自然也就远离污染。但没有旅馆,洗澡是别想了,帐篷生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,外面刮风下雨,帐篷内就漏风积水,赶上太阳毒的时候,帐篷里热得就像个蒸笼。
我带着自己帐篷从湖北走到了甘肃袁师傅看着我的窘境直摇头,“你在蜂蜜快生产好的时候直接过来收购就行,跟着我们吃也吃不好,住也住不好,保不齐还要生病。”
蜜品看人品,没有实实在在的性格哪来真真正正的好蜜,我哪听得进去劝,铁了心跟着蜂场的师傅们转场。
个蜂箱,一个就重多斤,我扛一趟就累得气喘吁吁,蜂农师傅为了赶时间,一口气就得把蜂箱全装进车里。
在这几个月中,我自以为吃遍了所有野生纯天然的蜂蜜,直到袁师傅说要带我去内蒙见识见识一种可以嚼着吃的蜂蜜。
蜂蜜可以嚼着吃?这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。
原来蜜蜂采花蜜的时候把吃不完的蜂蜜存到一个个六边形的蜂巢里,等到蜂蜜存满之后再把蜂巢密封起来,这样做出来的蜂蜜就是可以嚼着吃的蜂巢蜜。
因为嚼着吃的蜂巢是蜜蜂的家,把蜂巢取走势必会影响蜜蜂的生存,加上酿造蜂巢蜜需要50天,所以我们只在每个蜂箱内设置一片巢脾,蜂巢蜜的产量也十分有限。
采完这大半年蜜我才知道,不比一般的体力劳动,采蜜讲的是靠天吃饭。
为了赶上花期常常是连夜赶路,路途遥远的也不能一直把蜜蜂憋在蜂箱,还要停车放蜜蜂出去活动,但开花期间只要遇上一次冰雹,或一场暴雨,那这次花期的辛苦就统统白费。
3月的湖北枝江,
长江边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,
虽然种植面积缩减,
再加上天气不好的原因,
油菜蜜的产量不如往常,
但在这儿我们还是收获了今年的第一批春蜜。
为了提高蜂蜜的醇度,我好说歹说让蜂农们把酿造日期延长到10天以上。其实好蜂蜜,人类不需要参与太多,简单一点,蜜蜂会为我们做好一切。
袁师傅也懂这个理,“可这蜂蜜本来假货就多,销量不好,大家都酿个4、5天,你非这么耗心耗力,最后这本怕是都回不来。”
为了保证袁师傅不白忙一场,我先补上了他们往常一年的正常收入。但我心里其实也直打鼓,得了空就去检查蜂箱,可出来的蜜到底行不行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
苦等到了摇蜜的那天,清早4、5点,袁师傅就开始动工。
“白天蜜蜂出去采蜜,等到晚上蜜蜂回来了,新的花蜜里面水分多,蜂蜜的浓度就不高,所以一早就得开始把蜜摇出来。”忙着干活袁师傅顾不上和我多解释。
摇蜜靠的是手工,不一会袁师傅就忙出一身汗。
从摇蜜机里倒出蜂蜜的那一刻,
我松了口气,
悬着的心终于回到原处。
因为我想要的蜂蜜就是这样的,
浓稠中夹着丝丝清香。
我对自家蜂蜜的另一个要求,就是不经过任何工业化加工,可即便如此,蜂农们也常常叹息,好蜜没好价。
这边,吃蜜的人疑心重重,
总觉得蜂农卖给自己的是掺了糖水的假蜜;
另一边,蜂农为了照顾蜜蜂常常没法在家过年,
辛苦一年酿的蜜却没卖出一个好价钱,
不得不为来年的生计发愁。
和蜂农们这走南闯北的一年,其中的辛劳我也深有体会。
现在虽然酿造时间加长,产量有所下降,蜂蜜的品质却有了大大的提升,买的人比以前多了,口碑也更好了。
“哎呀,干这一行本来就挣不着钱,大家根本不敢这么试。”袁师傅一开始担心费了大工夫也没改观,总跟我念叨说这样弄到底行不行,还好实践出真知。
所以我发起了这次众筹,希望借我的努力,不仅让蜂农生活水平有所改善,也让你能够尝到真正的野生蜂蜜是怎样一种香甜。
天南地北的蜜,
我们还在路上,
继续为你采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