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蜂规模化程度:机械化程度、劳动生产率较低。我国大多数养蜂场以家庭形式出现,养蜂规模多在群左右,大多转地放蜂,劳动强度大,手工劳动多,产品卫生与质量容易受影响。
蜂产品收购价格不合理,不同等级产品的收购价格价差过小,使得我国蜂产品市场上很难见到成熟蜜,收购的蜂蜜多数为38波美度,往往需要由机器脱水才能进入消费市场。
部分养蜂员用药不当,造成蜂产品药物污染。例如,有些蜂农在花期用药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,造成蜂产品中抗生素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。
蜂蜜周转桶内壁涂料脱落,造成重金属污染。
部分地区对于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作用认识不足,对于前来放蜂人员征收所谓“资源费”,挫伤了广大养蜂员的积极性。
为解决上述问题,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:
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蜂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标准,以此作为蜂产品生产的强制性标准,以保证蜂产品的质量。
国家从政策上鼓励蜂农生产成熟蜜和优质蜂产品,充分应用价格杠杆,拉开不同等级蜂产品的价格差,使生产者切身体会到“优质优价”的好处。
加快我国规模化养蜂的进程,逐步实现蜂具标准化,采蜜机械化,供种专业化,以适应现代养蜂的要求。与
养蜂者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,强化质量意识,生产高质量的蜂产品。
国家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和普及蜂蜜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常识,鼓励和发展养蜂事业,为蜂群追花夺蜜提供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