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。
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%的花蜜或分泌物,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,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,回到蜂巢中吐出,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℃左右,经过一段时间,水份蒸发,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%的蜂蜜,存贮到巢洞中,用蜂蜡密封。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、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氨基酸。1千克的蜂蜜含有卡的热量。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,低温时会产生结晶,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,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。
蜂蜜基本为蜜蜂采集花蜜,经自然发酵而成的黄白色黏稠液体。蜜被誉为“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”,古希腊人把蜜看做是“天赐的礼物”。中国从古代就开始人工养蜂采蜜,蜂蜜既是良药,又是上等饮料,可延年益寿。还可用于美容的保健品。
原材料
1、来源于植物的花内蜜腺或在外蜜腺的花蜜;
2、植物的叶或茎上采集蜜露或昆虫代谢物——甘露,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,吸取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,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,洒在植物的枝叶上蜜蜂就以它为原料酿造成甘露蜜。
折叠制作工艺到了19世纪,取得蜂蜜的方法已经简单到只要从蜂巢中取出巢板。年,美国人L.L.Langstroth的著作“巢与蜂蜜”(TheHiveandtheHoneyBee)中阐述了人工饲养蜜蜂及取得蜂蜜的技术,发明了具有活动巢板的巢箱及用于分离蜂蜜的离心机,确立了现代养蜂业。直到现在,养蜂的基本方法还是延续L.L.Langstroth的方法。
活动蜂箱是进行养蜂的工具,在立方体的箱子中,并排放入8~10枚称为巢框的厚板。像自然形成的蜂巢一样,蜂框也是以垂直平行方式排列的,蜂框作为形成巢脾的基础,形状为纵横比1比2的长方形的中空的木框,壁面的一边以蜂蜡与石蜡制成厚纸状的平台,上面刻以六角形,作为蜜蜂制作蜂巢的基础。
在通常情况下,蜂蜜储藏在巢板的上部,下部作为孵化蜂卵,培育幼虫的区域,也用来储藏花粉。蜜蜂在六角柱形巢洞储存蜂蜜后,会用蜂蜡密封巢洞。
在通常情况下,在秋季结束到春季的这一段时间,几乎没有什么花存在的时期,蜜蜂会消耗所储藏的蜂蜜。春初幼虫孵化的时候,是蜂蜜存量最少的时期。从这之后,蜂蜜的存量随着花的开放开始回复。夏季随着花的减少,蜂蜜的存量也开始减少。蜜蜂一次带回的蜂蜜的量约为20mg。
养蜂分移动养蜂和固定养蜂两种,固定养蜂是在一个地方,按花期一个接一个的采集开放的花的花蜜。移动养蜂则是从春天到夏天按特定的花的花期从南向北移动。
植物花期的顶峰并不会太长,蜜蜂为集中收集一个地方的花蜜,会只采集特定花的花蜜。
固定养蜂的年间日程安排与自然状态相似,但是会根据养蜂的地方的花期不同而变化。例如(因每地气候不同而异):
11月到3月间,蜂箱收回在室内保管,并施展以适合蜜蜂过冬的温度与光照。
4月到5月间,蜂后开始产卵,3周后,工蜂开始工作。每个蜂箱需要大约2~3万只工蜂。(工蜂为雌性蜜蜂,工蜂的寿命虽然比雄蜂长,但是一般也仅为几个月,很少能够熬过一个年头。工蜂无愧于"勤劳"这一称号,因为历经短促的一生,它们似乎没有从工作中停歇下来过。可以说,它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,不辞辛苦,任劳任怨)
5月到6月间,将蜂箱放于户外,进行采蜜作业,巢板储藏满蜂蜜后,通过烟来控制蜜蜂的活动,取出巢板用离心力分离机取得蜂蜜。
6月到11月是休整期,蜜蜂采回的蜂蜜由自己使用。
采集
蜜蜂发现蜜源之后,会用跳“8字舞”或“圆圈舞”的方式来告诉同伴方向和距离,这样工蜂可以被动员集中到蜜源位置。带回花蜜的工作将蜜交给负责储藏的储藏员,储藏员会优先接待含糖分高的蜂蜜,带回含糖分低工蜂则要等待。
蜜蜂每采集一次花蜜需要20-40分钟,然后在飞回蜂巢,在巢内大约交接需要4分钟,等到交接完后,再次出勤,流蜜盛期一天出勤十几二十多次。蜜蜂采集时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,每次采集量一般为40-60毫克,和体重相当。每酿造克蜂蜜需要进行几万只次的采集飞行,采访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朵鲜花。(请大家珍惜每一滴蜂蜜)蜂蜜酿制
酿制结束后,工蜂把蜜暂时存放在巢房里,蔗糖转化及蜜汁浓缩过程继续进行。直至蜂蜜成熟,蜜蜂用蜡将巢房封上盖(封盖蜜才是真正的蜂蜜),这就完成了从花蜜到成熟蜂蜜的整个流程。
赞赏